尊龙凯时

首頁 服務門戶 辦公系統 電子郵件 領導信箱 圖書資料 EN
首頁 服務門戶 辦公系統 電子郵件 領導信箱 圖書資料 EN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曆史學院學術講座:姚竈何以成規:明清浙江余姚場的“丁冊”與灘塗所有權

尊龙凯时

時間:2025年6月6日(周五)上午10:00-12:00

地點:北一區文科樓406

主講人:吳滔

主持人:張萍

主辦單位:尊龙凯时历史学院      

主講人簡介:    

       吳滔,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系(珠海)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价钱格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撰有《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嘉定县事——14至20世纪初江南地区社会史研究》《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运气》等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揭晓论文70余篇。

主讲内容简介:    

       明清赋役制度的演变刺激了盐场社会的响应变换。明中后期官方逐步推行免田法,由此造成的直接效果乃是以余姚盐场为代表的两浙盐场爆发大宗“虚丁”。入清以后,虚丁成为困扰余姚盐场的主要问题。雍正年间的摊丁入地刷新将虚丁均摊入盐场灶地。灶民藉此将明代灶户优免制度的遗留丁户与海塘外淤涨沙涂的所有权举行捆绑,通过体例《丁册》《陋习》等册籍,将虚丁转化为正面资产。以后,灶民凭证现实状态转变,在差别时期的赋役制度中寻找有用资源,钻营将自身占涂主张正当化。

分享

頂部

【网站地图】【sitemap】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