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通告
關于申報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事情的通知
2024-05-21
來源:社科處 點擊次數:尊龙凯时
各院(系)、單位: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啓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建設事情的通知》(教社科廳函〔2024〕10號)和北京市教委相關通知要求,尊龙凯时啓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申報事情。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头脑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事情、教育事情的主要論述,驻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瞄准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结构和建設一批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有用提升對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支撐力、貢獻力,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主要作用,更好回覆中國之問、天下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二、建設目標
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推進學科交织融合,強化有組織科研。創新研究要领手段,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增強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的本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出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有力支撐天下主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首批計劃遴選認定30個左右創新團隊,建設周期爲3年。在建設周期內,給予一定經費支持,並根據建設效果滾動資助,連續資助限期不超過2個周期。
三、申報條件
(一)根據北京市教委通知要求,尊龙凯时限推薦1項。A類學科所在院系可申報一項。
(二)創新團隊不設選題指南,可依據研究專長結合支持辦法要求自主選定研究領域,自行擬定團隊名稱。
(三)創新團隊主要依托的學科應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原則上須爲教育部等三部委宣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或在相關評價中處于前线的學校優勢學科。團隊至少應涵蓋2個(含)以上一級學科,鼓勵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與理工農醫學科間的交织融合,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
(四)創新團隊應具備优异的建設條件和內外部發展環境,有相對獨立的人財物自主權,有較富足的經費包管和較好的校內外相助資源,具備順暢的相助運行機制,團隊首席專家及成員有富足的時間和精神保證研究事情順利開展。
(五)團隊首席專家應具有优异的政治头脑素質、創新性的學術头脑,品行高尚,治學嚴謹,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相助精神、奉獻精神和凝聚力,在本領域和研究群體中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能有用協同團隊成員做好團隊建設和研究事情。應爲高校在編在崗人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5周歲(1969年1月1日後出生)。
(六)創新團隊應具有相對集中的相助偏向,以及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焦点成員須實質性參與相助研究,原則上不超過8人,其中45周歲(1979年1月1日後出生)以下不少于二分之一。
(七)創新團隊應是在相助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有差别學科成員配合參與的前期研究項目和研究效果作爲支撐基礎。支持創新團隊廣泛彙聚校內差别學科研究实力實現有用協同,配合開展協同攻關,也支持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研究人員加入團隊,開展聯合研究。
(八)已获得教育部立异团队生长妄想、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员会立异研究群体项目、科技部立异人才推进妄想重点领域立异团队等的认真人,以及其他部委建设的科研团队类项目认真人,不得作为立异团队首席专家申报。
四、事情要求
(一)院(系)、單位要切實承擔治理審核責任,把好政治偏向關和學術質量關,嚴格對照申報資格要求進行申報。
(二)院(系)、單位要確保申報质料真實性,網上提交的《申請書》及附件质料和簽字蓋章的紙質件內容要確保一致。若有弄虛作假,一經發現,作废申報資格。
(三)涉密质料一律不得上傳、提交。
五、申報時間安排及報送质料要求
請各院系于2024年6月5日(周三)条件交以下申報质料,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一)電子版质料
1.《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請書》(附件3);
2.《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報彙總表》(附件4)。
(二)紙版质料
1.簽章齊全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請書》(附件3)一式八份和附件质料一式三份;
2.簽章齊全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報彙總表》(附件4)一式一份;
3.簽章齊全的《尊龙凯时哲學社會科學類意識形態審核意見表》(附件5)一式一份。
六、聯系方法
聯系人:李蔥
電話:68907383
報送地点:校本部主樓519室
社科处
2024年5月21日